胡耀邦:身矮能容月,位高不染塵
胡耀邦故居的墻壁上有一副對聯曰:“屋矮能容月,樓高不染塵”。香港科技大學教授丁學良見到這幅對聯時改動了兩個字,變成了“身矮能容月,位高不染塵”,這副對聯,道出胡耀邦光輝的一生,也寫出了他留給后人的好家風。
寫給公社的信
1958年,胡耀邦老家所在的文家市公社金星大隊建了一座小型水庫,但在當地買不到發電機,大隊黨支部研究后,決定請胡耀邦的胞兄胡耀福和堂弟胡耀簡兩人一同去北京,向胡耀邦求助。
因為當時胡耀邦的母親在北京居住,所以胡耀福、胡耀簡就順便給老人家捎了一些冬筍和芋頭。同時,公社黨委也準備了一些家鄉的土特產送給老人。胡耀邦對此很不滿意,一直想找機會退回這些土特產,并于1961年11月12日給金星大隊黨支部書記龔光繁寫了一封信:
光繁同志并黨支部同志:
現在耀簡先回來,耀福過四五天后也要回來。不久前,我曾給公社黨委詳細寫了一封信,請求公社和你們一定要堅持勸阻我哥哥、姐姐和一切親屬來我這里。因為第一,這樣會妨礙生產和工作;第二,浪費路費;第三,我也負擔不起。但是,你們卻沒有幫我這么辦。這件事我不高興。我再次請求你們,今后一定不允許他們來。
這次他們來的路費,聽說又是大隊出的。這就更不對了。中央曾三番五令要求各地堅決糾正“共產風”,堅決嚴格財政管理制度,堅決退賠一平二調來的社員的財物,你們怎么可以用公共積累給某些干部和社員外出作路費呢?這是違反中央政策的??!如果社員要追查這些事,你們是負不起這種責任的!請你們黨支部認真議議這件事,一切違反財政開支的事,萬萬做不得。做了,就是犯了政治錯誤。
送來的冬筍和芋頭,這又是社員用勞動生產出來的東西。特別是現在困難時期,大家要拿來頂糧食,你們送給我也做得不對。但是已經送來了,退回去又不方便。只好按你們那里的價值,退回24元錢,交給耀簡帶回去,請償還生產這些東西的社員。在這里,我一萬次請求你們,今后再也不許送什么東西來了。
胡耀邦雖然幫助買了發電機,但他不同意大隊為胡耀福、胡耀簡解決路費。他在信中還對龔光繁提出了批評:
要寫實在的情況,不許虛夸,也不許隱瞞。你們說我對家鄉有無微不至的關懷,這不合乎事實。一切不合乎事實的東西都叫虛夸……聽說我叔叔的兒子耀燾哥生活較為貧困,我沒有能力過多地幫助他,送給他兩件舊衣服,請你們轉告他,讓他好好生產,努力改善自己的生活。至于其他親屬,我實在無力接濟,如有人提出再來找我,也請你們勸阻,再三地希望你們搞好社員的生活和全隊的生產。
兄長是農人
鐵面無私的胡耀邦,特別痛恨封建社會“一人得道,雞犬升天”的惡習。他多次告誡親屬,絕不能學封建社會那一套,他的家屬和親友從來沒有沾過他半點光,連他的胞兄胡耀福一家也不例外。
1980年5月,岳陽縣物資局副經理胡政向胡耀邦的老部下、岳陽縣委書記許志龍匯報,胡耀福一家家境清寒。胡政請示,能不能將胡耀福的兒子、胡耀邦的侄兒胡德資調到岳陽縣物資局招待所當一名工人。許志農當即批示將胡德資招工到岳陽縣物資局工作,將胡德資的妻子葉秋娥招工到岳陽縣委招待所當工人。
胡耀邦得知這件事后勃然大怒,立刻打電話給許志農,要求馬上停止對他侄兒侄媳招工一事。許志農說,招工手續都已經辦好了。胡耀邦告訴他,辦好了也要將他們退回到老家蒼坊生產隊去務農。
事后不久,胡耀福去北京探望胡耀邦,一進門胡耀邦就大聲對他說:“你們這么做就是害我!你們怎么在下面打著我的招牌,做出這種事來!如果天下人都像你們這樣做,這個國家還搞得好嗎?”
胡耀福不服:“哪里是我打你的旗號,是岳陽的老同志關心我。德資好歹也是一個中學生,他當一個工人怎么就不行了?”
胡耀邦哪里肯依,斥責道:“誰這樣搞,我就開除誰的黨籍。你們背了我的牌子,亂搞!”
胡耀福也急了,說:“耀邦,你這個人忘恩負義,忘了你是怎么長大的?你在北京當總書記,我在家里當農民,要是在過去,我算不上皇親國戚,也是鄉里有名望的人啦??墒乾F在,我在家里當農民,兩個兒子也當農民,日子不寬裕,有人關心一下我家又怎么了?我又沒有增加你什么負擔?!?/p>
胡耀邦說:“當干部也要從基層做起,要老百姓推薦才行。打著我的旗號搞特殊算什么回事呢?”胡耀邦的語氣很重,讓胡耀福下不來臺,進門屁股還沒落座,就起身走了。
就這樣,在胡耀邦的過問和堅持下,胡德資夫婦只好夫妻雙雙回家種地。
回到家鄉后,胡德資被選為生產小隊隊長。聰明能干的他,利用自己所學的知識帶領隊上的社員早出晚歸搞生產。后來,農村推行了聯產承包責任制,生產小隊消亡了,胡德資照舊當農民,一直當到了現在。如今,胡德資與兄長胡德全都已年過半百,仍在耕種著自家的幾畝農田。兩家的子女也大多在外打零工,一直過著普通人的生活。
自力更生中長大的胡家兒女
胡耀邦和李昭夫婦一共育有三子一女,可是,每當有人問及父母與兄妹的關系時候,長子胡德華說得最多的一句話竟然是:“他們才不管呢!”這是胡耀邦夫婦對待子女的一貫態度,正因如此,胡家子女從小就在“自力更生中長大”。
事實上,胡耀邦的子女對父親都充滿了敬畏。事隔這么多年,胡德華每每回憶起當年父親批評自己的情形,心里還是有些慌亂,對于父親的鐵面無私,胡德華至今還十分感慨。
“就連父親最疼愛的小妹,也沒能沾父親半點光?!?968年滿妹被分配到北京市造紙總廠一分廠的維修車間當車工。一年之后,看到大家陸續都去參軍了,而父親不聞不問。她便自作主張,找到了父親在晉察冀野戰軍三縱隊時的搭檔──時任北京軍區司令員的鄭維山。她托鄭維山的警衛員帶話:“我是胡耀邦的女兒,想請鄭司令員幫我去當兵?!?/p>
作為胡耀邦的女兒,能當上兵,滿妹深感不易。她甚至在回憶錄中寫道:“我根本不在乎兵種如何、部隊駐在何地,樂不可支地來到當時全軍最大的柏各莊農場,在師醫院當了名衛生兵?!睅啄瓯斚聛?,滿妹卻發現身邊的戰友一個接一個地被推薦上了大學??鄲炛翗O的她,給父親寫了信,希望父親能托托關系,讓她也有個上大學的機會。
胡耀邦很快回信了:“你原先分配在工廠,后來當兵我是不知道的,內心也是不贊成的,因為是走的后門?,F在又提出想上大學,我認為你應該靠自己的能力,既要注重學習書本知識,又要到社會實踐中去學習。我們家的人不應該走后門,而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實現自己的愿望和理想……”那時,滿妹完全不能理解父親的思想,懊惱、委屈一齊涌來,她把信撕得粉碎?!按蚰且院?,她再也沒有指望能沾父親的半點光?!焙氯A說,小妹每每回憶起當年撕信的情景,總是滿心愧疚。
如今,胡家兒女個個成才成器。胡耀邦當了那么多年黨的高級干部,沒有留給子女任何有形財產,有的只是那件最后一次參加政治局會議心臟病突發時穿的汗衫,至今仍帶給家人無盡的思念:他那忠誠、干凈、擔當的形象,在人民心中永遠挺拔!